vivo X90 Pro+:1英寸蔡司影像向每一位创作者致敬

2024-09-07 12:30:48 来源: 大科技网 点击数:

  “随时随地记录”是很多人的需求,而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智能手机,也顺理成章成为每个人手中使用最常用的相机。作为2022年X系列收官之作,定位“超大杯”的vivo X90 Pro+在发布后便吸引了众多的目光。因为它不仅具备强大的性能,更是拥有从蔡司1英寸T*主摄到自研芯片V2,将将影像能力全面拉满。

vivo X90 Pro+
vivo X90 Pro+

  今天这篇文章,就是希望能通过文字帮助你尽可能了解vivo X90 Pro+,看看这台影像旗舰的魅力究竟如何。

将“微单”装进手机

  在vivo X90系列的发布会上,vivo官方曾对外公布了X90 Pro+的目标:

“不仅做大部分用户的主力相机,更要成为专业摄影师的备用相机”

  而实现这一目标,一方面需要强大的镜头组提供硬件层面的支撑,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迭代升级的软件算法,降低拍摄的门槛。

vivo X90 Pro+
vivo X90 Pro+

  第一次上手vivo X90 Pro+时,我便被它背部硕大的影像系统所吸引,圆形的后置四摄内,集成了四颗强大的摄像头,而T*以及经典的蔡司小蓝标,同样彰显了这套影像系统的强大。

vivo X90 Pro+配备后置四摄
vivo X90 Pro+配备后置四摄

  分别来看,X90 Pro+的四颗镜头分别为5000万像素蔡司1英寸T*主摄(索尼IMX989)、4800万像素超低畸变超广角镜头(IMX598)、5000万像素F/1.6光圈50mm定焦镜头(IMX758)以及6400万像素的90mm潜望式中长焦镜头(OV64B),四颗镜头均为主摄,也全面覆盖了日常拍摄的所有焦段。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  这里面最具看点的莫过于这颗1英寸大底主摄。部分专业微单就在使用1英寸的传感器,这也让我们对vivo X90 Pro+的影像力更加期待。与上一代产品相比,X90 Pro+的传感器面积相比上一代增加77%,也拥有更大的进光量,在暗光或者夜间拍摄时成像速度也很快。以前可能还需要激活夜间模式通过计算摄影实现的画面,现在通过光学的方式就能直接实现。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  在手机中塞下一枚1英寸大底主摄并不是一件难事,然而良好的体验并非将强大硬件“拿过来装上去”那么简单,后续的调校工作同样不可少。通过样片可以看到,即使在复杂光线下vivo X90 Pro+拍摄的画面依然清晰锐利,看上去更通透。这一方面要得益于蔡司T*镀膜提供的帮助,另一方面也少不了1G+7P镜片模组的帮助,vivo在这颗1英寸主摄中采用了超低色散高透玻璃镜片,进一步提升了成片的画质表现。

  经过几年的更新迭代,vivo X系列在影像上已经“自成一派”,甚至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某一张照片是出自vivo X系列,这种印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,便是色彩。

“vivo鲜明色彩”
“vivo鲜明色彩”

“蔡司自然色彩”
“蔡司自然色彩”

  当我们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时,默认的“vivo鲜明色彩”会为我们提供更讨喜的画面观感。它的颜色饱和度更高,也能满足普通用户对影像直观的表达。而如果你希望拍摄更加接近真实的画面,亦或者给后期处理留下更大的空间,也可以尝试一下“蔡司自然色彩”。

  从观感的角度来说,蔡司自然色彩更加自然柔和,而vivo鲜明色彩则更加讨好眼球。如果你对色彩有着一定的驾驭能力,不妨善用这两套不同的色彩体系,从而将色彩感受融入每一张照片中。

人像“好事成双”

  我们总是希望使用手机来保存身边的精彩瞬间,这其中自然少不了人像创作。vivo在人像摄影领域深耕多年,近些年vivo X系列旗舰甚至会专门内置一枚人像镜头,只为提供更优异的人像摄影能力。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  在最新的vivo X90 Pro+上,人像摄影也得到全面升级。首先是经典的50mm定焦人像镜头,这次vivo X90 Pro+采用了一枚全新的IMX758传感器,并且配备F/1.6大光圈且支持OIS防抖,再搭配vivo自家的人像算法,让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能呈现自然的人像照片。

  当然,深耕人像的vivo显然不会止步于此。vivo X90 Pro+这次还拥有一枚90mm焦距、6400万像素的潜望式镜头。这颗镜头可以压缩空间,减少杂乱的背景,拍摄时也能更好地聚焦在人物主题上。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  在我日常使用的过程中,这颗90mm长焦镜头还为我带来了另一个优势——“不打扰”。带上vivo X90 Pro+扫街时,我可以与被摄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,不会对拍摄对象造成压迫感,也更容易记录一些难得的瞬间。

蔡司耀斑人像效果
蔡司耀斑人像效果

蔡司耀斑人像效果
蔡司耀斑人像效果

  软件层面,vivo X90 Pro+上的“蔡司镜头包”同样能为拍摄加分不少,例如我最喜欢的就是模拟旋焦的Biotar滤镜。今年,vivo X90 Pro+还新增了“蔡司耀斑人像”,将“逆光人像”这一不易驾驭的场景变得更易拍摄。在逆光环境下,“蔡司耀斑人像”会模拟蔡司经典镜头,在画面中模拟逆光耀斑,同时解决画面模糊,让更多普通用户也能在“逆光”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创作,进一步降低拍摄门槛。当然,“蔡司耀斑人像”并非简单的“添加耀斑”,而是通过优化逆光算法的形式,确保在逆光环境下也能拍摄到清晰的人脸。

V2加持 计算摄影能力再度提升

  无论是日常拍摄还是人像摄影,都离不开“计算摄影”的帮助。自从vivo X70 Pro+首发自研影像芯片V1后,vivo X系列的影像算力不断提升,它换来的便是复杂场景下更高的成片率,以及更低的拍摄门槛。例如前文提到的“逆光环境”,便离不开计算摄影以及自研影像芯片的帮助。

自研影像芯片V2
自研影像芯片V2

  vivo X90 Pro+此次配备的是全新的自研芯片V2,这颗芯片内同样具备自研的AI NR降噪、HDR、MEMC插帧等算法,这些先进的算法也能够确保诸如逆光、夜景等环境下,我们能拍摄或录制观感更优异的照片与视频。
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使用vivo X90 Pro+拍摄

  使用vivo X90 Pro+的这段时间,它的视频录制能力也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。在光线复杂的环境中,V2芯片的强大算力能够加强AI降噪与HDR融合效果,使画面的亮度与清晰度都大幅提升。而且更加极限的夜间,对vivo X90 Pro+而言同样不在话下。V2芯片会通过提升亮度和影调,对画面进行极致降噪,将手机变为一台“夜视仪”。

  长时间使用相机后,相信很多人都曾经遇到镜头区域发热、取景器卡顿等尴尬时刻。为了降低镜头区域发热对拍摄的影响,vivo X90 Pro+首次在摄像头区域放置了VC均热板,确保vivo X90 Pro+的影像算法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,进一步提升拍摄体验。

旗舰该有的 vivo X90 Pro+都有

  作为旗舰机型,vivo X90 Pro+在其他层面的表现同样是领先级别。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浏览自己拍摄的作品,vivo X90 Pro+采用了一块2K分辨率的屏幕,其局部峰值亮度最高可达到1800nit,还支持杜比视界显示,拍摄的HDR视频也能得到最佳的回看效果。另外,这块屏幕同样是一款低功耗的屏幕,它采用E6发光材料,再配合最新的LTPO 4.0无级变速技术,也能进一步降低屏幕的耗电量。

vivo X90 Pro+采用一块2K屏幕
vivo X90 Pro+采用一块2K屏幕

  或许是因为将技能点更多的放在了影像上,vivo X90 Pro+所搭载的4700mAh电池+80W快充的组合在当前这个时代稍显美中不足,但经过实测,80W快充在半个多小时就能将手机充满,这同样能够满足日常使用,而且这块电池还是一块抗寒宽温大电池,在-10℃的环境中也能迅速复活,这也意味着即使在北方寒冷的冬季,也能安心使用。

vivo X90 Pro+厚度控制得不错
vivo X90 Pro+厚度控制得不错

  另外,vivo X90 Pro+还提供了对无线无损HiFi的支持,搭配无损APTX耳机就能用蓝牙耳机体验无损音乐,这对一些音乐爱好者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。

  在软件层面,vivo X90 Pro+同样原生搭载最新的OriginOS 3。它拥有全新的不公平调度机制,可以确保手机前台应用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流畅。而“原地复活”极致则能帮助我们在反复切换不同应用的时候,一些早期使用的应用在再次启动时可以快速回到之前的状态。当然,vivo X90 Pro+同样支持运行内存最高+8GB,开启大量应用时也不用担心手机会出现卡顿现象。

写在最后

  X系列不断迭代,也是为了将更好的影像体验带给普罗大众。通过1英寸大底主摄、双焦段人像镜头以及V2芯片等强大硬件,以及vivo多年深耕的软件算法,记录生活的门槛得以进一步降低。哪怕我们并不懂得那些复杂的摄影知识,但是拿起vivo X90 Pro+的那一刻,我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种高自由度的创作体验。只需要拿起你手里的手机,剩下的任务交给它就好。

关键字:vivoX系列蔡司影像智能手机相机20超大杯发布

责任编辑:科罗
Copyright ©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, All Rights Reserved
科技日记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