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成为一大亮点。据日媒报道,昔日日本消费者购买电视时首选本土品牌的时代已成为历史,海信集团等中国企业品牌取而代之。得益于大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,2024年夏季之后,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的销量已超过半壁江山。
在东京千代田区的比酷相机(Bic Camera)有乐町店,中国家电巨头海信的平板电视显眼地陈列于展台。以55英寸电视为例,海信部分产品价格甚至低于10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4681元),相比索尼和松下等日本企业品牌的20万日元,性价比极高。销售人员透露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,尤其是年轻人,在通过网络对比性能和价格后,倾向于购买中国产品。
调查公司BCN的数据显示,2024年1至9月,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为49.9%。其中,收购原东芝旗下品牌“REGZA”的海信以40.4%的占有率位居首位。中国大型电视制造商TCL科技集团以9.5%的占有率,与索尼(9.7%)和松下(9.0%)并列。7月以后,中国品牌的份额一直保持在50%以上。
中国电视品牌在日本市场迅速崛起,原因在于近年来电视技术的差异化变得困难。尽管在显像管切换到液晶屏、模拟电视广播转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等时期,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电视大小和画质的差异,但在最近十年左右,OLED面板的普及和屏幕大型化成为竞争焦点,却并未带来革命性的观看体验改变。同时,随着智能手机观看视频内容的普及,消费者对大屏幕和画质的追求也有所减弱。性价比成为决定性因素。
在这种背景下,中国电视品牌以优势地位推进竞争。例如,在Mini LED液晶电视领域,中日企业都在开发并销售相关产品。然而,索尼和松下将其定位为高端液晶产品,而海信则追求兼顾性能和价格的适中,满足日本消费者的需求。据海信日本公司统计,2024年在日本的电视机销量按金额计算,预计比2020年增长34%。其中,Mini LED电视的销量和金额都实现了大幅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