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我们似乎都不可避免地沦为了网络的忠实信徒。我们沉迷于网络,忽略了时间的流逝,甚至忽视了基本的生理需求,直至身心俱疲,精神健康受损。互联网的阴影,连尚未涉足网络世界的婴幼儿也无法幸免。
网络成瘾,一场无声的灾难
最近,一则消息让我心头一紧:长时间坐着使用互联网,竟可能对健康造成伤害!我时常沉浸在网络的海洋中,这条新闻几乎让我陷入了绝望。回想起四月份,我读到的那篇引人深思的文章:“Facebook真的让我们感到孤独吗?”在深思熟虑后,我得出结论:Facebook或许并非让每个人都感到孤独,尽管它有时会加剧孤独感,但那些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人,孤独感往往更为显著。
这个结论让我稍感安慰。然而,这份安慰转瞬即逝。《新闻周刊》的一篇文章彻底打破了我的宁静,让我更加忧虑。
原来,我们的担忧远不止Facebook,而是整个互联网和移动通信。任何提供即时反馈的技术,都有可能将我们变成成瘾者,让我们沉溺其中,不愿停歇,直至身心俱疲,陷入精神疾病的泥沼。
《新闻周刊》报道的杰森-卢瑟尔(Jason Russell)的故事,就是互联网成瘾的一个典型案例。今年三月,因在公共场合举止怪异,他被送入精神病院。我至今无法确定,卢瑟尔的精神疾病是否与互联网有关。
如果你是智能手机用户,又身处信息技术领域,你的大脑结构可能已经与互联网成瘾者无异。“互联网成瘾者的最初症状是每周上网超过38小时。根据这个定义,我们几乎都是成瘾者。目前的互联网成瘾测试只是定性分析,包括那些承认上网成瘾,却无力自拔的人。”
自我检测,揭开成瘾的面纱
不愿接受这种不确定的结论,我决定进行“互联网成瘾测试”,这是一套包含20个问题的诊断问卷。测试结果令人不安。
我的得分是43分,勉强算得上是正常人,但内心深处仍有担忧。有几个问题直击我的软肋:
“7. 你有多少次在完成其他任务之前先查看电子邮件?”在回答这个问题的间隙,我就查看了一次我的电子邮箱。在完成最后一句答案和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,我又查看了一次我的电子邮箱。这种习惯确实不好。
“8. 你的工作表现或积极性是否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?”我的工作本身就离不开互联网,我不确定这个问题是否客观公正。但实事求是地说,我每天都会上网。如果没有互联网,我相信我能更加高效,因为我的目光始终紧盯着屏幕,直到任务完成。
“14. 你有多少次因深夜上网而失眠?”我的答案是“经常”。
网络威胁,无处不在
读完这些,你可能会告诉自己,我需要减少上网时间,以免重蹈杰森的覆辙。但我想说,这种想法并无益处。实际上,即使你不参与任何网络活动,也会受到其负面影响。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雪莉-特克(Sherry Turkle)指出,即使是婴儿也无法逃离互联网的威胁:“孩子们认为父母总是忙于手机,妈妈们一边喂奶一边发短信。”雪莉教授去年在美国心理协会表示,“妈妈们的紧张情绪会传递给孩子,尤其是那些敏感的孩子。这种情况值得我们高度关注。”我们要避免让哺乳期的妈妈们看到任何可能增加她们压力的短信。我不清楚你们的情况,但收到的大多数短信都是关于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、账单催款以及工作业绩的问题。我想,这些就是所谓的“短信”了。因此,我们不应让妈妈们查看电子邮件,因为这也是压力的一大来源;我们也不应让她们观看晚间新闻,因为新闻中充斥着负面消息。此外,任何电视节目和小说也不应让她们接触,因为这些内容悬念太多,容易让人分心。一个新生儿怎么可能分辨出小说与现实的区别呢?他们不会知道,我们应该让新生儿的母亲能够自由地享受育儿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