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,一个人可以安稳成长,度过他的青少年时期。但在这个时间刻度内,作为普通人,我们同样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。对于微信朋友圈来说,它的十年随着一个个大小版本的变化,反映了这个时代朋友圈用户的酸甜苦辣,这是一部生活的变迁史,也是一部大众的情感史。
4月19日是朋友圈十周年,CNMO推出“微信朋友圈十周年”系列专题报道,与你谈谈朋友圈的那些事儿,本文的话题为“不断变小的朋友圈”。
2012年4月19日,微信4.0版本带来了朋友圈,用户可以在里面发布文字,并分享图片、音乐。在此之前,类似的平台并不是没有,微信“同门”QQ就有QQ空间,其功能之丰富比之朋友圈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但十年后,当频繁的网络社交归于平静,朋友圈似乎不像当初那样无可替代了。没错,好奇心和窥探欲驱使我们点进朋友圈,但也只是雁过留痕,仅此而已。今天,并不是少数人如此想。
那些“逃离”朋友圈的人
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微信好友在干什么,他可能正在翻看你最近发的一条朋友圈,但永远不点赞,也不作评论。
朋友圈“三天可见”
在朋友圈,很多用户将光标划向了“三天可见”。
去年1月份,在广州的微信之夜上,腾讯副总裁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,每天有10.9亿人打开微信,其中7.8亿人进入朋友圈,1.2亿用户发朋友圈。也就是说,大概有六亿人在朋友圈闲逛,他们只看不发。张小龙还透露,可能有2亿以上的用户在朋友圈设置“三天可见”。
张小龙(图源网)
“朋友,何必如此见外?”
但在社交网络时代,大多数人更想为自己的隐私设置一个“保质期”:“你三天前早干嘛去了?”
有一首诗歌,也许可以很好地表达“三天可见”用户的部分心境:
你务必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/赶快发怒,或者发笑/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/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/然后以整生的爱/点燃一盏灯/我是火/随时可能熄灭/因为风的缘故。
很多微信用户认为,朋友圈变质了。
在微信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版本变迁中,朋友圈的功能在不断调整。但让人觉得有用的功能最近几年并不多,除了2017年上线的“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”这一功能外,就是后面的撤回朋友圈重新编辑、删除好友评论等。
微信朋友圈微商广告
真正让人觉得朋友圈背离初衷的是后面兴起的微商广告,即便微信官方曾有过整改,但收效甚微。有消息称微信正在测试朋友圈折叠功能:如果好友短时间内连续发布多条状态,朋友圈内容就会被折叠;如果你的好友多数是微商,那朋友圈可能满屏都是折叠内容。但这其中又涉及到算法的问题,究竟哪些是正经的朋友圈?哪些是微商内容?官方能不能准确界定?
其实,对于那些“逃离”朋友圈的人来说,更重要的是心态的变化在起作用。人是奇怪的动物,渴望他人了解自己,敏感而多疑,同时又非常注重自己的隐私,总会留有一片高地让自己独处。因此,一些朋友圈注定是一场献给少数人的狂欢,属于一种有选择的倾诉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些年变的不是朋友圈,而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。
“不给谁看”“不看他”:少数人的狂欢
尼采曾说,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,都将是对生命的辜负。
很多朋友圈用户认为,在阅读的碎片化时代,像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这类营销式文案毫无意义,它只是一种不痛不痒的“作秀”;我们没有必要挂在朋友圈上,频繁发朋友圈等待他人的点赞和评论。
朋友圈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(图源网)
营销式的朋友圈文案的确令人反感,但有时候,真实的记录何尝不是一种生活,何况朋友圈的初衷就是分享。每个人都渴望表达,只不过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,有的人就恰好喜欢发朋友圈。
在早期朋友圈(微信4.2 for Android)里,官方增加了“选择可见范围”选项。在那个远古版本中,朋友圈发图可选择可见范围,评论回复功能也刚刚上线。这些功能来自于用户的诉求。
微信4.2 for Android(图源:微信官方)
而随着我们朋友圈的关系越来越复杂,更多人期待朋友圈能屏蔽掉一些好友,选择性地分享生活。于是,2017年,朋友圈提供“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”功能,其中有最近半年/最近一个月/最近三天/全部四个选项。多年以后,有2亿多用户选择了“最近三天”可读。
如今,用户发朋友圈几乎可以“私人定制”。在朋友圈的“谁可以看”功能中,有公开/私密/部分可见/不给谁看四个选项,用户甚至能建立一个标签,在通讯录中添加朋友圈用户,从此这个标签里的用户将不再能看到你的朋友圈。
朋友圈“谁可以看”
这相当于一种“黑名单”。一方面,它的确满足了我们对朋友圈分享生活更为精细的需求。但另一方面,我们的朋友圈也在不断变小,变成了一种少数人的狂欢。
这更好了吗?我们心里很难说清楚。但我们都知道,能够看到这条朋友圈的人将越来越少,我们似乎像爬到了某个树洞,在对它倾诉,而听到的人少之又少。
其实我们早已暴露
当我们在朋友圈里屏蔽好友时,这就意味着我们并不信任后者。站在被屏蔽者的角度,这种滋味多少有点不好受。
在百度上,“如何知道自己被别人屏蔽了朋友圈”“微信朋友圈怎么看别人把我屏蔽了”这样的问答数不胜数。答案很简单:“点击其中一个很久没有看到朋友圈状态更新的好友,在个人页面找到个人相册,”“若是记得他曾经发过朋友圈,点进去发现朋友圈相册中没有任何消息,可能自己被好友屏蔽朋友圈了。若是他真的没有发过朋友圈,是不会显示的。”
百度上关于微信朋友圈的问答
短短几句话,可以让那些屏蔽好友朋友圈的人“直呼内行!”我们并非不敏感,也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,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朋友圈丢失了一部分好友,稍有一点经验的人都清楚,不是自己屏蔽了好友,就是对方屏蔽了自己。这点我们心照不宣。
在对朋友圈的长期经营中,我们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自己。因此,我们的朋友圈在不断变小,这不光是说群体在“逃离”朋友圈,也讲述了一个碎片化时代个人渴望表达却又敏感的内心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