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知识,古人凿壁偷光,期望用微光点亮梦想,由于古时媒介有限,书本便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。现如今,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,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变得多样,以前的独轮行走变成了现在的书本+互联网两条腿走路。面对深不见底的互联网络,我们每一个用户都成为了渺小的“蚂蚁”,住着互联网为我们搭建的信息茧房,乐在其中。
百度李彦宏
在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,百度创始人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了这么一句话:“算法应主动了解用户的高级目标,而不是追随本能喜好”,一时间引发了全网的热议,算法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而且早在2017年算法横行之时,人民网便三评“算法推荐”,提前敲响了警钟。经过三年多的沉淀,我们真的了解算法了吗?
算法是什么?
简单的理解,算法其实就是一套评判机制,这套机制对平台所有用户都有效,无论是内容生产者还是消费者,都要遵循算法的规则。当我们进入这个平台的时候,其实就已经进入了算法的计算范围,我们日常的习惯就会成为算法为我们搭建信息茧房的砖瓦,当我们习惯越明显的时候,信息茧房就会构筑的越牢固,当你想要“破茧而出”的时候也会越难。
AI
不得不承认,算法是互联网时代非常伟大的一项发明,它实现了需与求的精准对接,同时也让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。当我们每天围绕算法生活时,就会发现,这种生态与宇宙颇为相似,比如月球围着地球转,水星、金星、地球、火星等行星又会围着太阳转,而太阳也只是浩渺宇宙中的一颗恒星而已。我们每一个普通用户就像是卫星一样在围着算法转,等待算法的“投喂”。
之前网络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“得数据者得天下,得数据者得算法”,由此可见算法固然重要,但是其基石却是庞大的数据。从目前的局势来看,头部互联网公司在算法上不会有什么代差,但是在数据丰富程度和可用性方面可能会有一定差距。当我们再三强调个人信息重要性的时候,有些用户可能很难抵挡7天视频VIP、10颗鸡蛋的诱惑,面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,有时候数据变得一文不值。
隐私
在理解了这个背景的时候,其实我们就不难理解各大平台为什么要疯狂收集用户数据,同时也时不时会被爆出各种窃取用户隐私的问题。当平台拥有了珍贵无比的用户数据之后,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算法壁垒,当数据越多的时候,算法壁垒就能构筑的越高,越牢固,越容易在算法之争中获得胜利。
算法容易让你一条路走到黑
算法作为人类和机器的共同杰作,其实是非常懂用户喜欢什么的,“投其所好”便是它的一大特征。当我们使用某平台时,下次再打开APP时是否觉得很多推荐的内容都是自己比较喜欢比较有兴趣看的呢?其实平台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为了留住你,根据你的行为来分析你的兴趣,然后给你打上一个标签再将同类标签的内容生产者的内容推荐给你,这样便让互不相关的两个群体产生了交集。
其实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,比如我们在短视频平台喜欢看美食类视频,那么算法为我们推荐的内容多数都会是相关的,如果你喜欢看车评类视频,那么算法就会给你推荐各种关于车的视频。有时候算法会让你产生一种不习惯,同样的短视频APP,你手机里的和别人手机里的推荐内容不一样,当你想用别人的手机刷会儿短视频的时候,你就会遭遇水土不服。还有就是我们在各大平台上经常看到的标题党内容,其实就是根据用户的好奇心理所打造的专属文章,这背后其实也是算法的原因。
短视频
我身边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,朋友前段时间的时候一直情绪比较低落,在短视频APP里经常会刷一些负面情绪比较重的视频,每天沉浸在其中难以自拔。但是过了几天情绪好转之后发现,每次使用短视频APP时推荐的还是各种负面情绪的视频,差点又把自己带进了悲伤的坑里。
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,个性化推荐算法都是在迎合我们的需求,正如李彦宏所说,算法应主动了解用户的高级目标,而不是追随本能喜好。比如你特别喜欢看篮球,每天在各种平台上刷篮球类的内容,不久后你就会发现,你已经被“篮球”包围了,你伸长脖子想要看看围城之外的世界时,就会发现,难!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学生群体之上时,有些学生本来自控能力就差,现在加上算法的引导,学习可能真的要成为老大难的问题了。
对于成年人来说,同样不例外,在你有了金钱资本的时候,当你陷入到一个爱好中时你会发现,自己的钱包在被掏空。比如当你有一次在购物平台买了一款心仪的口红后,你会发现平台每天都在给你推荐各种口红相关类产品,有些甚至是你听说过没见过的,再给你推荐一些优惠活动,忍不住就剁手了,久而久之,可不就成了月光族了吗?
购物
算法可能会让我们的眼界变窄,会让我们一条路走到黑,但是算法的初衷是给我们推送关注的内容,喜欢科技,就多给你推送科技信息,关注教育,就多给你推送教育新闻。这种有针对性的推送初衷是好的,至于为什么在使用过程中会让人视野变窄,可能和人本身也有一定的关系,算法无好坏。
我们又该如何突破信息茧房?
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·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《信息乌托邦——众人如何生产知识》中提出的。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,桑斯坦指出,在信息传播中,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,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,久而久之,会将自身桎梏于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中。
对于如何突破信息茧房,其实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方式方法,更多的因素是集中在人之上。算法是冰冷没有情感的,而人则有思维能力、情感温度、价值取向等,当我们在使用算法时,应该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,在面对算法推荐的迎合自己喜好内容之时,学会拒绝,如果一味的沉浸其中,信息茧房效应只会越来越严重。
学会拒绝
以前车马很慢,书信很远,现在却只是敲几下键盘的事情,在面对信息茧房效应时,我们也可以学会以慢制快。比如说,以前我们浏览内容更多的是直接搜索,浏览推荐的情况可能并不多,现在我们也可以学会用网页,用搜索引擎,用尽量原始的,没被多次加工过的信息,在算法之外觅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。
另外一种就是我们人充当一个需求分发的算法角色,将自身的多元化需求分发给不同的平台,当信息茧房效应形成时,我们仍旧可以在不同平台、不同爱好之间转化。比如查询一些专业的内容时,我们不去综合类网站查询,而去垂直类的平台。另外就是关乎平台方的算法优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,需要不断努力。
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看法,欢迎大家随时补充。
文章最后,再借用李彦宏的一句话“当算法成为网络媒体平台打开信息世界“任意门”的钥匙,用户到底是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,还是一个更小的世界?算法虽无罪,但算法不能只给用户“易牙,竖刁,卫开方”,这些人都是想尽一切办法讨好齐桓公的。算法也要给他们理智喜欢的“管仲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