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WE 2025深度解析:家电变机器人,情感陪伴有多远?

2025-03-29 12:09:43 来源: 大科技网 点击数:

2025年,人形机器人不再仅是科幻银幕上的虚构角色,它们已真实地融入日常生活。在蛇年春晚的舞台上,机器人身着彩衣,欢快地跳着“秧歌”,引发了公众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广泛关注。

AWE 2025观后感:机器人家电化 陪伴能否长情?

当前,众多行业巨头竞相投入这一领域,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竞赛正在激烈展开。英伟达已率先洞察这一新兴领域的巨大潜力,力图将其打造为公司市值增长的新万亿级突破口。

与此同时,手机制造商们不再满足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竞争,他们凭借在智能交互与硬件制造方面的优势,纷纷将目光转向机器人新赛道。汽车制造商们也紧随其后,将人形机器人视为“下一个目标”。在AWE 2025上,海尔智家、追觅科技、石头科技等家电企业也推出了各自的机器人产品。

AWE 2025观后感:机器人家电化 陪伴能否长情?

为此,我们推出“人形机器人新事重重”专题报道,本文将探讨“机器人家电化”这一话题。

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灯火逐渐熄灭,2025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(AWE)的喧嚣告一段落。然而,以“AI科技·AI生活”为主题的展会,却为每位观众留下了一幅未来生活的画卷。当机器人从展台的“黑科技”转变为家庭中的“默默助手”,当AI大模型从参数堆砌走向场景融合,一个问题油然而生:机器人家电化是行业趋势,还是资本炒作的噱头?

家电界跨界风潮兴起

本届AWE最令人惊喜的并非技术的炫目,而是品牌们“跨界”的勇气。

例如,以扫地机器人起家的追觅科技,这次直接将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等家电搬上展台,创始人俞浩的“99%空白市场论”成为其跨界宣言——当传统家电品牌还在为价格和参数竞争时,跨界玩家们正利用技术复利撬动更大的市场。

AWE 2025观后感:机器人家电化 陪伴能否长情?

石头科技从扫地机器人跨界到洗衣机甚至智能汽车领域,格力、海尔则借助DeepSeek大模型构建全屋智能生态。这些动作传递出一个信号:未来的家电行业,竞争的不再是单一产品,而是谁能用一套方案“包办”你的生活。

华为的展区更是将跨界发挥到极致。在半个场馆的沉浸式场景中,鸿蒙智行汽车与全屋智能设备无缝联动:你刚在客厅用语音关掉空调,上车后导航已自动规划好避开拥堵的路线。这种“人-车-家”三维生态的构建,如同科幻电影中的场景,却也直击现实痛点——当服务边界消失,体验才能真正无界。

AI技术深度渗透

如果说2024年生成式AI还只是家电行业的“实习生”,那么到了2025年,它已经成为了“全能管家”。

本届AWE上,名为DeepSeek的开源大模型成为隐形主角:海尔的“三翼鸟”智慧家庭凭借它实现了“囤货模式”和“家宴模式”的自动切换,连冰箱里的土豆快发芽了都能提醒你;TCL的电视接入DeepSeek后,不仅能根据你的观影习惯优化画质,还能在你看球赛时自动调低空调噪音;海信电视的遥控器干脆变身“家庭智慧中枢”,一键切换观影、聚会、睡眠场景。

AWE 2025观后感:机器人家电化 陪伴能否长情?

清洁家电的AI化更是让人惊叹。石头科技的新品G30S扫地机,仿生机械手能避开拖鞋、分类收纳散落的乐高积木;云鲸的洗地机器人逍遥002甚至计划接入DeepSeek,未来可能在你出门前就预判哪里需要打扫。厨电领域,老板电器的“AI食神”大模型整合了40年烹饪数据,从识别蔫掉的青菜到生成控糖食谱,全程只需动动嘴;方太的机械臂则直接接管厨房,切菜、控火、撒调料一气呵成,网友调侃:“以后做饭真就‘有手就行’了。”

这些案例背后,是AI从“功能插件”到“系统大脑”的质变。过去厂商总爱吹嘘“搭载XX个传感器”,现在他们更愿意说“我们的产品会思考”。

噱头还是趋势?

当宇树机器人以30万元单价在海信展台“带货”,当追觅的魔法原子人“小麦”主持对谈环节,质疑声也随之而来:这些炫技式展示离真实需求有多远?答案或许藏在两个维度。

在技术成熟度上,AI大模型与硬件的结合已突破临界点。以华为鸿蒙智家的“无感服务”为例,冬天洗澡前热水器自动排冷水、洗完澡后浴室自动除雾,这些过去需要手动操作或语音指令的环节,现在完全由系统预判完成。这种“伴随式进化”让技术真正隐形——最好的智能,可能就是让你忘记它的存在。

AWE 2025观后感:机器人家电化 陪伴能否长情?

在市场需求层面,老龄化与独居经济正在催生刚需。海尔展出的外骨骼助行机器人能帮老人上下楼梯,九牧的智慧卫浴空间会提醒独居青年按时喝水,这些产品看似小众,却精准击中了“孤独场景”中的服务真空。一位体验者的话很扎心:“它不会抱怨我总点外卖,但能记住我喝咖啡不加糖。”

当然,质疑并非全无道理。30万元一台的宇树机器人注定只是少数人的玩具,数据隐私泄露风险仍是悬顶之剑,技术伦理争议也从未停歇。但回看历史,洗衣机取代搓衣板时也被质疑“费水费电”,智能手机普及前更多人觉得“能打电话就行”。当AI大模型持续进化、硬件成本随规模下降,机器人家电化的终局或许不是“是否普及”,而是“以何种形态普及”。

写在最后

在AWE 2025揭示的未来图景中,机器人家电化绝非短暂的噱头,而是技术、需求、资本共同推动的必然趋势。但要让这份“陪伴”真正长久,行业仍需跨越三重门槛:技术端需解决多模态交互的精准度,体验端需平衡“无感服务”与用户控制权,伦理端则需建立人机共处的边界共识。

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说:“我们不是在造‘人’,而是在造‘更好的工具’。”当机器人学会默默浇花、智能冰箱懂得在深夜调低运行噪音,人类或许终将明白:科技的温度,不在于它多像人,而在于它多懂人。

关键字:AWE 2025机器人

责任编辑:Bones
Copyright ©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, All Rights Reserved
科技日记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