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科技前沿】随着科技革新推动下的产品进化,投影设备正逐渐成为家庭娱乐领域的一股新生力量,与电视形成互补。抛开音质与画质不谈,相较于电视的固定位置和屏幕尺寸,投影设备在摆放灵活性及屏幕尺寸可调性上优势明显。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电视开机即享清晰画面,而投影设备却需经过一番对焦才能呈现完美效果。何谓对焦?投影设备使用前是否都必须进行对焦呢?
投影设备的工作机制是将光线投射至图像显示元件,进而形成影像,再通过镜头投射。投影设备在调整画面大小时,所需的焦距也会相应变化,意味着不同的画面大小对应不同的焦距。若要改变画面大小,焦距也需相应调整,否则画面将变得模糊不清。因此,对焦即是寻找最佳焦距,使投影画面达到最佳清晰度,实现投影效果的优质化。
市面上的投影设备中,手动对焦的老式设备已逐渐淡出视野。即便手动对焦,也多通过遥控器操作完成。而现代投影设备已基本实现自动对焦功能。自动对焦的过程大致为:投影设备镜头投射出专用对焦图,对焦摄像头拍照,内部芯片对多张不同焦距的照片进行比对,找出最清晰的一张作为投影画面参考,最终驱动对焦马达调整画面。这个过程与数码相机上的“反差式”对焦类似,但需要一定时间。
自动对焦主要依靠TOF激光摄像头或CMOS摄像模组实现。TOF激光摄像头通过连续发射光脉冲至被观测物体,探测光脉冲的飞行时间来获取目标物距离。但TOF传感器存在检测范围限制,超过3米容易导致测距不准确,影响对焦效果。
因此,投影设备通常还会使用CMOS摄像模组进行辅助对焦。当投射距离超出3米或遇墙体不完整、TOF表面积灰等情况时,切换摄像头进行对焦会更加精准,但速度相对较慢,但基本上也能在10秒以内完成,对实际使用体验影响不大。
尽管投影设备自动对焦能在观影前快速呈现清晰画面,但长时间工作后,投影设备的光学引擎会发热,内置的光机镜片因热胀冷缩产生位移,导致画面模糊。想象一下,观看电影时画面突然模糊,还需调出特定对焦图重新对焦,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观感和使用体验。因此,一些投影设备采用了无感对焦技术,通过TOF+CMOS摄像头算法协同,去掉特定对焦图,在观影过程中完成对焦,无需打断用户观看,实现快速无感对焦,呈现清晰投影画面。
当然,投影设备对焦清晰度也与镜头材质有关。目前投影设备镜头分为玻璃镜头和树脂镜头,树脂镜头轻薄、成本低,但存在不耐高温、易磨损、受热易虚焦的缺点;玻璃镜头对焦效果更好,但造价更高,普及还需一段时间。
总体而言,投影设备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,尤其在多样化的客厅场景化需求下,其功能远超电视。然而,提升画面清晰度和画质仍是投影设备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