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增长,市场销量屡创新纪录,与之相伴的充电桩产业亦迅猛发展。然而,在这片繁荣的背后,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,如充电价格的不透明性、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等,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逐渐被冠以“充电刺客”的恶名,令车主们苦不堪言。最近,有媒体报道称,某些充电桩运营商以极低电价诱饵吸引消费者,却在服务费、停车费、超时占用费等方面暗藏玄机。
以河南郑州的张先生为例,他遭遇了惊人的超时占用费,某些站点收费甚至高达每小时数百元。为了规避这些额外费用,车主们不得不精打细算,甚至有人选择在车内等待充电,以避免产生额外开支。除超时占用费外,充电桩的服务费和占位费同样令人咋舌。有车主表示,充电后账单上的服务费竟然高达数十元,与充电费相差无几。而部分充电桩的收费提示不够明显,让车主在结账时方才恍然大悟,不禁感叹“被刺”。
除此之外,“退费难”也成为充电桩市场的一大痛点。部分充电企业在系统中设置重重退费障碍,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。更有甚者,企业直接携款潜逃,使得车主预存资金付诸东流。
为何充电桩会变成“充电刺客”?业内专家指出,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和监管不足所致。充电桩的建设与维护成本较高,部分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,采取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,但低价往往意味着服务质量下降和成本压缩。因此,一些企业便通过收取隐性费用或制定不合理的收费规则来谋取利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