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9日,一股新能源的春风吹拂,小鹏汽车高调发布海报,宣布其P7+和MONA M03两款车型荣膺首批一级能效认证。

揭开神秘面纱,原来是中国汽车能效开发与检测认证专业联盟在4月9日发布了首批纯电动乘用车能效分级测评结果。此次测评覆盖了12款市场主流车型,从行车、驱动、空调和补能四大维度进行全面评估,旨在引领行业从“续航大战”转向“真实能效管理”,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购车指南。
测评结果揭晓,11款车型成功摘得一级能效认证,仅有一款车型遗憾未能达标。亮点如下:
自主品牌表现抢眼,其中:
・比亚迪秦L EV在行车、驱动、空调领域均获一级认证,补能领域则略逊一筹,取得二级认证;
・极狐阿尔法T5全面开花,四项均获一级认证;
・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+亦不逊色,四项全能,均获一级认证;
・乐道L60亦表现出色,四项达标;
・长安启源A07在行车、驱动、补能领域取得一级认证,空调领域则获得二级认证;
・宝骏享境在行车、驱动、补能领域获一级认证,空调领域为二级认证;
・极氪7X在行车、空调、补能领域获一级认证,驱动领域则为二级认证;
合资品牌方面,大众旗下的ID.3、ID.4 X、ID.7 VIZZION均表现出色,四项全优。

然而,本田bz3成了唯一未能达标车型,整体能效认证为二级,行车领域虽获一级认证,但空调、驱动、补能领域均为二级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拥有一级能效认证的车型意味着用车成本的显著降低,电费仅为燃油车的十分之一。能效标签的出现,直接揭示了车型的能耗水平,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购车参考,同时有效缓解了购车后的“续航虚标”焦虑。
对于汽车行业和车企而言,能效认证推动了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,促使企业从参数竞赛转向真实能效竞赛。在此次测评中,自主品牌整体表现更胜一筹,小鹏、乐道、极狐等车型四项全能,部分车型虽需优化,但总体表现可圈可点。

众所周知,中国能效标识分为五级,一级能效为最高等级,代表能耗最低,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此次智能电动车领域的一级能效认证,无疑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,为车企的新车研发带来新的动力。
那么,你对电动车的一级能效认证有何看法?未来购车时,你会关注能效认证标签吗?期待你的见解。
关键字:电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