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两年来,"造车"一词在资本市场中炙手可热,特斯拉股价去年飙升700%,中概股新能源汽车代表蔚来、理想、小鹏在美股同样表现出色。如今,不仅老牌汽车制造商加大在"新能源"、"自动驾驶"等前沿技术的投入,连华为、小米等科技巨头也纷纷跨足汽车领域。
资本盛宴激发造车狂潮
资本的助推无疑助长了造车狂潮。数据显示,特斯拉去年股价暴涨730%,市值一度逼近万亿美元。小米CEO雷军投资的蔚来,市值一度超过小米,达到千亿美元。在疫情阴影下,传统汽车销量负增长,但特斯拉、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公司股价却迎来爆发。
新能源汽车成香饽饽,市场潜力巨大
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。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0年新能源车产销量占比约5.4%,长期来看,新能源汽车必将取代传统汽车,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可达近20倍。
科技巨头争相加入智能汽车赛道
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众多科技巨头加入智能汽车赛道,其中不乏原本与汽车产业毫无关联的企业。今年一季度,百度、富士康、滴滴等纷纷宣布造车计划。4月,小米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告成立全资子公司研发电动轿车,正式踏入造车领域。华为虽未直接造车,但提供软硬件服务,为造车做准备。
新能源汽车降低造车门槛
汽车制造业作为百年支柱产业,正面临电动化、智能化时代的巨大变革。能源结构的转变使得造车不必再依赖发动机等传统技术,大大降低了造车门槛。随着自动驾驶等技术的进步,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行业共识,这恰恰是科技公司的强项。
算力、数据、AI、5G融合推动汽车行业新方向
5G和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,新能源汽车被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重要移动终端产品,成为"风口上的猪"。
造车不仅是流量比拼,技术为王
尽管造车不再遥不可及,但跨界造车并不容易。造出一辆与众不同的车,需要巨额投资、技术、供应链、品牌、渠道和用户支持。造车企业至少需3-5年才能见到成效,甚至面临失败风险。
新能源汽车相比智能手机体型更大,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安全,对技术要求更高。互联网企业和手机厂商虽有流量优势,但进入汽车领域后,竞争焦点在于技术而非流量。
汽车行业正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科技巨头纷纷入局,与智能手机市场初期景象相似。然而,大浪淘沙,部分企业将在激烈竞争中淘汰。